2017年7月29日星期六

崇信县首届电大毕业生9名竟“躺枪”在教育阵地上

作者:甘肃民师
〈导言〉八九十年代的甘肃省崇信县是一个人口不足10万的小县,仅凭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及县主管财政的政府领导积极“运作”,一跃成为“财政自给县”,一时名声大躁。可是鲜艳的光环下面,总有股股不和谐的“音符”在跳动。先是1984年“同期招考,分期培训”的32名二期学员“胎死腹中”,后来又出现了崇信电大班分配教育的12名电大生被拦住了招工的路子,不能像幸运地安排在行政机关的25名电大生一样,套现工资,转正指标内定,又被教育主管部门别有用心瞒报“五大生”摸底名额,错失了仅有的一次“五大生”转正的机会。
电大生本属临时人员,又有甘肃省在册民教的年限界定,又遭遇政府部门美其名曰“引进专业人才”的迫害,奋斗在中小学教育事业中的首届电大生,便相继离开了教育岗位,归隐农村。回首走过的历程,唯有太多的抱怨,不解与无奈。
〈正文〉19889月,崇信县教育局申请开办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崇信电大班。据崇教(1991)064号文件,崇信县电大班系崇信县首届培养自己的大学生。招收汉语语言文学专业39名学生,其中男26名,女13(在职3人,城镇户籍2人,农村的34),学制为三年,共开设相关课程17门,学生毕业后,教育优先,以缓解中小学语文教师短缺的现状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!经过三年的勤奋学习,39名学生如愿以偿拿到了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。12名电大生由教育局发文,,分配到全县10乡镇部分中小学做了语文老师。每月工资54.50元,既要做几十名学生的班主任,又要教学语文课,白天忙得晕头转向,晚上还要批改作业,撰写教案,熬夜是家常便饭。尽管这样,他们仍感激政府,让他们在自家门口圆了大学梦。于是,他们任劳任怨,呕心沥血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。他们经过不懈地追求和自身的努力,获得了县乡“优秀教师”,“教学能手”的称号,拿到《教师资格证》。
岂料,91年上岗的他们,却早已被甘肃民师的“红线”界定。与其说是电大生,不如说他们是代课教师。接踵而至是03年崇信实施所谓的“人才引进”工程,与书记,县长同户籍的人员一波接一波入驻崇信。教育自然成了“重灾区”。本来就是临时人员的电大生,自身受冷遇,遭排挤,又面临家庭日益困难,子女上学的问题,便破灭了心里仅存的一丝希望,相继挥泪离开了相伴十几年的学校。
命运对每一个人是不公平的吗?还不能这么说。92年,长庆油田在崇信特招电大毕业生,电大生名是报了,可崇信的领导发话了“你们是崇信自己培养的大学生,应服务于崇信,人才不能外流”。考场却进不了,招工没了指望。95年,国家对“五大生”启动了转正预案,要求各县对“五大生”摸底上报平凉教育处审核,崇信县一下子冒出四五十名“五大生”,是本该在册的10多名“五大生”也遭其害,又错失了一次转正良机。
同期电大生,分配在乡镇机关的27人,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套改工资,有他们的份,他们只是个与正式干部同工同酬的临时工。单位及行业如有转正指标,总是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,他们是板上钉钉的转正指标占有者。因此非从事教育的电大生是体制下的“宠儿”。
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分配工作在教育上的12名电大生,他们是由崇信县教育局统一招考,学习期间还享受政府财政补助,政府就没有给过他们一次转正的机会,那么当他们上访到县委信访局,得到县教育局、人社局答复函,怎么会有“考试录用”一说。实际上,教育上的其他3名人员转正,事出有因。一个是通过近年才实行的“一万名考试”,一个是煤矿子校内转,还有一个是走“非正常渠道(去华亭又调回崇信)”。

9名电大生,“躺枪”在崇信教育战线上,是对人才的扼杀,是政府及教育部门工作的严重失误!这个“责”应由他们完全承担!!因此,要么承认他们民办教师资格,让他们返岗从教,要么按(2011)8号文第二款第8条“离岗的原民办教师应纳入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的医疗保险”,国办(1997)32号“对离岗的民办教师未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补贴的地方,政府应予以落实”。这“先补贴后再加双险”,正是分配到崇信县教育的电大生发出的共同呼声!